運氣很好,第一天去到當地,就遇上當地拍了 30 年的前輩都沒拍過的猛禽
Mountain Hawk-Eagle 鹰鵰 亞成
學名Spizaetus nipalensis的「熊鷹」主要分佈在亞洲東部及南部(包括日本、中國大陸、喜馬拉雅山、印度、斯里蘭卡及台灣等地)。絕大多數發現的地點都在兩千兩百公尺以下的森林中,根據相關調查顯示,在台灣地區以中南部及東部的中低海拔森林發現足跡的頻率最高。
目前在台灣地區,熊鷹的數量相當稀少,約莫在四百五十至五百隻左右,其中近半數集中在台灣東部。由於出沒地點為常人無法輕易接近處,而國內研究亦剛起步,因此相關研究與調查甚少,包括熊鷹明確的生存歲數、生育年齡,以及生育狀況等均處於尋找解答階段,可謂台灣保育史上最罕見的鳥種。
目前僅知悉,熊鷹的身長從喙部到尾端約有六十六至八十五公分,翼長達四十六至五十九公分,雙翅展開最大紀錄約有一個成人的高度(一百三十至一百六十五公分),重量多在一點五至三公斤範圍間,除熊鷹的名稱外,另有人稱牠為鷹雕、赫氏角鷹,或南方角鷹,台語則有人稱之為鬍腳鷹。
身為食物鏈最頂端的掠食者,可說幾乎沒有天敵,但是棲息地遭破壞以及狩獵者的狙擊,卻面臨絕種的危機,熊鷹聚集的棲地長期受到人類基於商業因素,不斷地開發種植農作物而減縮,人類與動物間的安全地帶一但受到影響,最大的危害就是對棲息地各式生物生態的破壞,熊鷹即現代文明下的受害者,並有逐年劇增危機的傾向。
加上熊鷹因為體型碩大、稀有珍貴,成為追鷹者的最愛,為了滿足私人擁有慾望,往往願意出高額的代價得到牠,也因此熊鷹成為狩獵者的首要目標,再加上特定原住民族將熊鷹飛羽視為祖靈物種,認為配帶在身上是一種崇高地位的象徵,無形更造成獵人趨之若鶩捕殺瀕臨絕種。
鹳形目 > 鹰科 > 鹰雕属
CICONIIFORMES > Accipitridae > Spizaetus nipalensis
描述:体大(74厘米),细长,腿被羽,翼甚宽,尾长而圆,具长冠羽。有深色及浅色型。深色形:上体褐色,具黑及白色纵纹及杂斑;尾红褐色有几道黑色横斑;颏、喉及胸白色,具黑色的喉中线及纵纹;下腹部、大腿及尾下棕色而具白色横斑。浅色型:上体灰褐;下体偏白,有近黑色过眼线及髭纹。
虹膜-黄至褐色;嘴-偏黑,蜡膜绿黄;脚-黄色。
叫声:拖长的尖厉叫声。
分布范围:印度、缅甸、中国及东南亚。
分布状况:亚种nipalensis为罕见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云南西部,高可至海拔4000米。fokiensis 为罕见留鸟于中国东南部、台湾及海南岛,高可至海拔2000米。orientalis为繁殖鸟,于中国东北,越冬在台湾。
习性:喜森林及开阔林地。从栖处或飞行中捕食。